《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GJB 4477-2002)解读与应用
主要参数:
《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GJB 4477-2002,是由中国国家军用标准化管理部门制定的针对锂离子蓄电池的综合性技术规范。该标准涵盖了锂离子蓄电池的基本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安全规范及标识包装等方面,旨在规范锂离子蓄电池的设计制造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满足军用及高端民用领域的严苛需求
锂离子蓄电池作为现代电子设备、电动交通工具及储能系统的重要能源单元,其性能、安全性及可靠性直接影响整机系统的运行效果。为了统一锂离子蓄电池的设计、制造、检测及使用标准,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国家军用标准《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代号:GJB 4477-2002)应运而生。本文将系统介绍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应用范围,帮助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理解和准确执行该规范。
一、标准概述
《锂离子蓄电池总规范》GJB 4477-2002,是由中国国家军用标准化管理部门制定的针对锂离子蓄电池的综合性技术规范。该标准涵盖了锂离子蓄电池的基本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安全规范及标识包装等方面,旨在规范锂离子蓄电池的设计制造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满足军用及高端民用领域的严苛需求。
二、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型号和规格的锂离子蓄电池,包括圆柱形、方形及软包电池。主要针对动力类、储能类及便携式设备所用的锂离子蓄电池,规范其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及环境适应能力。
三、主要内容解析
- 术语与定义
规范首先明确了锂离子蓄电池相关的基本术语,如额定容量、充电终止电压、放电截止电压、自放电率等,为后续标准条文提供统一语言基础。
- 技术要求
(1)电气性能指标
标准规定了锂离子蓄电池的额定容量、额定电压及内阻等关键指标。电池必须满足额定容量的要求,容量衰减应在限定范围内,自放电率需控制在标准规定的最大值以下。
(2)充放电性能
明确了标准充电电流、充电终止条件及放电终止电压,确保电池在充放电循环中的安全和效率。同时规定了循环寿命测试方法及最低循环次数要求。
(3)安全性能
针对短路、过充、过放、过温等异常工况,标准要求电池应具备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爆炸、燃烧等危险事件发生。
- 机械性能
标准规定了电池在振动、冲击、挤压等机械应力下必须满足的性能要求,保证电池在复杂环境和运输过程中保持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
- 环境适应性
锂离子蓄电池需通过高低温、湿热、盐雾等环境试验,验证其耐环境能力,确保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可靠使用。
- 试验方法
规范详细列出了各项性能测试的试验条件、设备要求及测试流程,包括容量测试、内阻测量、循环寿命测试、安全性能试验等,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标识、包装与运输
标准对电池的标识内容(如型号、生产日期、电压容量等)有严格规定,确保信息完整且清晰。包装需满足防震、防潮、防短路等要求,保障运输安全。
东莞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37 5142 6524(高燕)
susiegao@power-ing.com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兴辉源高新产业园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7491号